當前位置:久久小說 > 軍事小說 > 晚唐逆流 > 第384章 潞州舊友趙東陽
 你可能喜歡:    三國:臥龍姐夫,忽悠劉備搶荊州      權力巔峰      炮火弧線      炮灰夫婦今天也想暴富      曹賊      大明:我才是皇太孫      全家被流放,我八歲科舉翻身      朕這一生,如履薄冰      秦時小說家      偷香      逆天八皇子  

第384章 潞州舊友趙東陽

<<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>>

    測試廣告1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一筆閣 www.yibige.com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李存孝一怒之下襲擊了李存信的大營。沒能殺死李存信,卻使自己更難返回晉陽了。而繼續屯兵於真定城下,又將面臨成德軍的反撲。又得到消息,說數萬盧龍軍已經逼近了鎮州。他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
    無措之間,偏將安休休建議道:「天長鎮西去鎮州八十里,因朝廷曾設天長軍於當地,故城池比一般縣城還要堅固,此時又沒有多少人守衛,恰好可做一處暫時棲身之所。」

    「也罷!也算是個權宜之計!」李存孝下令道,「拔營!去天長鎮!」此時李存孝手中還有近八千人馬。

    堯山。真定已經解圍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了昭義軍的行營。劉知俊、牛禮等人皆是一臉沮喪。都認為這次出兵算是白費錢糧了。既然沒有出上力,王鎔是肯定不會兌現二十萬酬金了。

    在堯山多呆一天,就要多耗一日錢糧。故而劉知俊主動去找趙東陽,詢問何時撤軍。沒想到趙東陽卻問:「誰說要回潞州?」

    「鎮州已經解圍,咱不回潞州還留在這裏幹什麼?」劉知俊一臉疑惑。

    「呵呵。」趙東陽笑道:「自然要把這一趟的軍費去找王鎔報銷。」

    「報什麼?」

    「報銷。算了,你不懂。去傳令吧,立即向鎮州進軍!」

    鎮州。

    成德軍節度府中,一個白面無須的少年身着亮銀色的錦袍,梳着高高的髮髻,好似一個富家公子。此刻正端坐在府中正堂之上,手中捧着一封書信,正在愣神兒。此人就是成德節度使王鎔。

    王鎔今年只有十九歲,卻已得鎮成德軍九年。中和二年,他的父親王景崇病逝。當時王鎔還不滿十歲,就被眾將擁立為主。因王景崇在世時對手下非常寬厚,頗得人心。故而成德軍眾將沒有趁機欺主上年幼。全都盡心竭力輔佐王鎔。王鎔本身也是個頗有教養,溫文爾雅的少年,沒有太多紈絝子弟的習氣,所以十年來成德軍上下一心,還算安穩太平。沒出過什麼內亂。

    不過成德軍內部雖然安定,外部卻是強敵環伺。北面的義武軍,節度使王處存時不時就會來找王鎔的晦氣。東面的河東軍,李克用更是早就把成德軍看成是一塊肥肉,時刻有吞併之意。這些年來,河東軍、義武軍或者是河東軍與義武軍的聯軍,隔三差五就會攻打一次成德軍。之所以王鎔還能守住鎮州、趙州、深州、冀州等州,並非因為善於治軍,而是他長袖善舞,經常能請來外援。盧龍節度使李匡威,就曾多次出兵援救王鎔。對待李匡威,王鎔甚至像對待父親一般恭敬。

    當然了,李匡威也並非因為王鎔恭敬才有求必應。他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為了與河東爭奪河朔地區的霸權,李匡威就不能允許李克用吞併成德軍。而且,每次王鎔也不會讓他白辛苦,豐厚的酬勞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這一次也是一樣。雖然盧龍軍還沒到鎮州河東軍就解圍了。李匡威還是領軍一路到了鎮州城下。顯然,就是來朝王鎔要酬勞來了。王鎔親自宴請三軍,又大肆賞賜,才將盧龍軍打發了回去。

    看着大把的錢糧被盧龍軍搬走,王鎔說不心疼那是假話。只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。捨不得出錢,丟掉祖宗基業倒還其次,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。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。

    但這一回,王鎔實在有些肉疼了。因為盧龍軍剛走,昭義軍又來了。而王鎔,已經拿不出太多錢來了。

    王鎔手中的信件,正是趙州刺史傳回的急報。一萬昭義軍已經穿過了趙州州境,就要進入鎮州了。

    王鎔略帶嗔怒的對身邊的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道:「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!」

    那儒生名叫周式,乃是成德軍的判官,為人能言善辯,善於謀劃,是王鎔的首席智囊。這次河東軍大兵壓境,就是周式出的主意,讓王鎔同時向李匡威、朱溫和趙東陽求援。最後雖然朱溫沒派兵來,另外兩人卻是都來了。

    周式道:「俗話說,一個好漢三個幫,多個朋友多條路。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寶壓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。萬一哪天李匡威不來了,咱們不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嘛。」

    「理倒是這個理,可攢了一年的錢糧,都給了李匡威了。咱又拿什麼打發趙東陽呢?」

    「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。」

    趙東陽領軍行至欒城,距離鎮州還有四十餘里,忽然接到王鎔的一封書信。信中寫道:「常言道,無功不受祿。素聞將軍乃重義輕利之士,若不能刃河東一人,便食鎮州之粟,私為將軍不安。恰有一支河東軍退至天長鎮,盤踞不去。請將軍討之,鎔已備下金帛。待將軍凱旋之日,定當奉上。」

    測試廣告2



  
相關:    大漢科技帝國  通天武尊  特拉福買家俱樂部  星辰之主  
<<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>>
添加書籤
搜"晚唐逆流"
360搜"晚唐逆流"
語言選擇